1. <track id="19uhf"></track>

        
        

      2. <table id="19uhf"><strike id="19uhf"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  現任領導

        劉曉冰

          劉曉冰,1963年10月生,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,1984年7月于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獲學士學位;1987年7月于東北農學院獲農學碩士學位;1994年12月年獲東北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學位。1992年3月至1993年2月在印度農業研究院進修;2002年4月至2005年2月在美國麻省大學從事合作研究,并于2004年8月獲該校植物與土壤科學博士學位。

          1995年3月至2002年3月,在原黑龍江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擔任副研究員、研究員;研究室主任、所長助理、副所長、常務副所長(法人代表)和所學術委員會主任。

          2006年2月至2014年1月任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,其中2008年8月開始擔任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技術中心法人代表。

          2014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副院長、黨組成員。

          現任世界大豆研究大會常任理事,世界黑土研究聯合會主席,中國作物學會大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,黑龍江省黑土資源保護利用學會理事長,黑龍江省作物學會副理事長,東北農業大學兼職教授;是國際期刊《The Crop Journal 》《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》編委,《土壤與作物》期刊執行主編,《大豆科技》編委會副主任,《大豆科學》、《土壤》、《中國生態農業學報》、《東北農業大學學報》(英文版)、《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》、《農業現代化研究》《和《黑龍江農業科學》雜志編委,第十四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。主要研究領域為作物生理生態、種植制度與土壤管理。與合作者比較系統地報道了中國三江平原大豆連作減產的規律,開展了緩解連作大豆減產措施的研究,開發出大豆重迎茬增效劑專利產品。從物質積累運轉、激素活性、光合特性、冠層結構、根系特征、主要酶活性方面探討了小麥、大豆產量與品質的關系,為高產栽培措施的制定和高產優質品種的選育提供了理論依據。近期,在土壤侵蝕與作物生產力研究、大豆光富集的產量生理效應方面取得進展。出版專著兩部,發表論文200余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Nature, Plant and Soil, Field Crops Research,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,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,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,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等期刊發表SCI論文50篇。獲國家發明授權專利4件,院(省)科技進步(自然科學)二、三等獎,10項。撰寫的3份科技咨詢建議曾得到國家領導人的批示。1999年獲長春分院跨世紀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;200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;2006年黑龍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;主持國家、院(省)級項目15項。

       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_午夜理论片yy6080影院_老师的丰满大乳奶水小说章节_小乌酱女警双丝脚足在线看
          1. <track id="19uhf"></track>
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2. <table id="19uhf"><strike id="19uhf"></strike></table>